|
直接先说结论,再说其它:旧设备、老手机坑太多,踏实花几个钱买x86服务器或者群晖,图便宜上树莓派3.
心路历程:
出发点:1、废物利用 2、多设备负载分流 3、不折腾难受
设备方面:家里的电视盒子一堆,树莓派也有个2代的,Gen8服务器一台,旧android手机一堆,U盘十来个。
踩坑经历:未接触此论坛的时候就折腾过一阵子linux deploy,在手机上装的,架了个web服务器,跑了FTP,和同事装逼,linuxdeploy安装系统后读写频繁,两天后,32G TF卡阵亡。后悔没装到手机内存里,也庆幸没装到内存里,搞不好手机阵亡。
前阵子接触hass论坛,看大神linuxdeploy玩的不亦乐乎,于是想到把电视盒子跑个ha,(此前Gen8服务器上已装好ha hb habridge等服务,正常家庭服役中),盒子已root,装好linuxdeploy,开始痛苦的历程,网上的教程基本都是以单个文件形式部署系统,我觉得文件方式运行效率太低,想以分区或目录形式安装,结果格盘无数次,最终还是以文件形式安装的,感觉应当是linux deploy本身有bug,无法以分区或目录形式安装系统,后把U盘分区成两个,第一分区FAT32,用于盒子默认挂载外接U盘,第二分区用于安装linux系统。第二分区格式化为ext2\ext3\ext4均无法进行分区目录安装,各种报错,在win10下分区采用的MiniTool Partition Wizard软件,ext2\3\4分区极慢,8GU盘,30分钟左右,折腾了7、8次,最终第二分区采用exfat格式,单文件可以超过4G,(gen8上装的docker跑ha,目前已经占用11G,如果第二分区以2G的单文件我觉得撑不了两天),老盒子安装系统极慢,是个折磨人的事,安一次6个小时左右,心都肿了,前几天夜里刷着手机等着安完,后几次干脆干别的,6、7小时后回来看看。几个盒子同时进行,后来装老系统勉强安装上了。
想着系统装好,要装docker,折腾个六够后发现各种报错,查阅无数资料后发现docker必须装在64位的系统下,科普:树莓派2b是32位cpu,树莓派3是64位cpu了,查看设备是32还是64位的命令:getconf LONG_BIT,了解这点后,手中的旧手机、旧盒子想安装docker的想法全线破灭。只能老老实实的安装环境,一步一步来。 安装软件前先查资料看该软件能否在2.6内核 或3.1内核下及32位环境下安装再动手,不然心累无数。
另外盒子的IO实在是差,各种慢,比树莓派2b还慢,所以在此发贴劝小白们谨慎折腾。
最后,发表下看法:省钱就是费心的开始,但折腾是进步的原动力,只有经历过才是自己的。
|
|